2025
六月

05

1483

【天主教教会史】|朝圣之途第五十八集:教皇国与加洛林王朝(一)

1231231

各位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陈婷,欢迎您收听《朝圣之途》节目。

  在西元八世纪的中叶,久已混乱的西方政局先后出现了两股安抚的力量:那就是加洛林王朝和教皇国。他们的出现是彼此互助合作的结果。由于这种合作,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政治观念,就是所谓的基督教共和国的观念。在第五世纪,我们看到了罗马帝国的崩溃以及文化的衰落。第六世纪,虽然有查士丁尼卷土重来,但是地中海世界的一统,也就是罗马文化的基地,终于因着回教势力的兴起和扩张而分裂成东西。与东方隔离之后的西方,在闭锁的情况下,逐渐开发了一个新的境界。领导这个新境界的是法兰克人和基督教的领袖分子。今天我们《朝圣之途》的主题就以教皇国的形成,加洛林王朝的兴起来跟朋友们做个简略的说明。

  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旧的政治观念已经失去了效用,而日耳曼人强力占据的传统,似乎又不能够适用于太平之时。因此,建立新的政治观念也就成了必须的。因为当时接受教育的都是教士们或隐修院的修士们,他们的政治观念自然是以基督教思想为基础了。也就是经过圣奥思定在《天主之城》这本书所构成的政治思想。他们不只是希望政教两者能够通力合作。甚至于更希望建立一个以教会为主的神权乌托邦。同时,罗马的政治制度虽然是已经崩溃了。但是,罗马帝国的阴魂未散,还不断地迷缠着人们的心灵里。基督教和罗马帝国合而为一,正是这个神权乌托邦的实现。因此,想要建立一个基督教共和国,就成了这个时代知识分子们普遍的愿望。使基督教共和国实现的是查理曼。

   公元800年,教宗为他加冕的典礼,正是象征着这个时代的开始。要谈教皇国的形成与加洛林王朝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就得先来谈谈加洛林王朝的前身----梅罗文家王朝的没落。公元481年,法兰克一个部落的国王克洛维创立了梅罗文加王朝。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在511年克洛维去世的时候,留下个强大的王国。他生前也已经皈依了天主教。因此,法兰克王国一向有教会的长女的称号。克洛维国王死后,由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治理疆土,并且继续扩张疆土。克洛维的四个儿子当中,在世活得最长的是克洛达。他又统一了法兰克全国。但是561年克洛达死后,国土又由他的四个儿子来分别继承。整个的梅罗文加王朝就在这种分合的循环状态之下,产生周期性的内战。公元561年以后,梅罗文家王朝的历史实在没有详述的必要。内战,阴谋,颠覆,暗杀是夺取政权的捷径,而且这般国王大都是专制暴君。直到查理曼的祖先佩平担任宫廷执政的时候,法兰克王国才慢慢的走上了法治之途。

  从克洛维开始,梅罗文加王朝和教会之间一直维持着密切的关系。双方都利用对方来增进自己的利益。教区的主教和修道院的院长,是国王最得力的助手。由于国王的慷慨,主教成为大地主,而修道院的财富也不断的增加。罗马帝国时代教会所享的特权不但没有取消,反而逐渐的扩展。教会享有司法独立权,教士如果犯了法,也唯有教会才有权利处理。教会有他自己的法律和法庭,与国家所设的法律和法庭分庭抗礼。此外,教会为了保护自己土地的完整,免于受横行霸道的军人干扰,教会又从国王那儿获得豁免的特权。任何地方官吏不得进入教会的土地。因此,教会的土地成了特别行政区,俨然有如国中之国。这对以后封建制度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还有很多事情,由于法兰克国王不能够预见他们的重要性,也渐渐的落入了教会的手中。举个例子吧:日耳曼人并没有所谓的控制遗嘱的规定。不动产的继承和分配一向都是依照惯例来规定的。而教会呢,就对遗嘱十分的重视。因为教会的财富大多是由这种遗产的捐赠而来的。为此之故,梅罗文家王朝与教会之间逐渐发展出了一种妥协的方式。所有不动产的转移应该依照日耳曼的习惯法,但是也可以借着遗嘱而转让。而教会呢,则享有控制遗嘱的权利。婚姻和子女的合法与否也逐渐为教会的权限,由教会法庭来处理。此外,照顾贫病、寡妇、孤儿等慈善事业也由教会经营。总之,过去罗马政府所负责的许多社会工作,如今都成为教会的责任了。

   梅罗文家王朝对教会虽然一直是恩惠有加。但是对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的任命却加以控制和干涉,唯独国王所同意的人选才能够被选。此外,校务会议也受到政府的牵制。唯有国王所召集的教务会议才算是合法的。会议的议决事项也必须要经过国王的批准才可以生效。如此一来,法兰克的教会在人事与立法两方面全都受到了政府的控制。这种政权干涉教权的情况,自然产生严重的后果。教会成了王朝的一部分。主教也和其他的官员无所差别。梅罗文加王朝逐渐衰退,虽然因素很复杂,而其中的一项就是教会领导人物素质的降低。

   从梅罗文加王朝不断的内战中,出现了一些强大而具有影响力的大家族。公元613年,推翻皇后普隆希尔的就是梅次城的主教阿奴佛和兰顿佩平所领导的,由贵族们所组成的联合阵线。从此以后,法兰克王国的政权落入了贵族和宫廷执政的手中。所谓宫廷执政,在起初不过只是替国王经管宫廷和地产的家臣或管家。由于政治的紊乱,他们又控制着国王的经济,管家就逐渐成了宫廷执政,成为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公元687年,兰顿佩平的孙子海利斯多佩平击败了其他的宫廷执政,成为全法兰克王国的实权统治者。公元714年,海利斯多佩平死后,宫廷执政之位就由他的私生子铁锤查理所继承,而这个时候的国王只不过是个傀儡。朝廷大权在铁锤查理的手中,而回教世界的势力已经伸展到了西班牙,又逐渐的向北发展。这股来自南部回教势力的威胁影响了查理和罗马教宗以及当地教会之间的关系。

  为了要削弱回教势力的压力,查理就和意大利北部的伦巴人缔结了盟约,好能够共同夹击回教军队。这个盟约同时也直接威胁到教宗的安全。从伦巴人入侵意大利半岛以来,拜占庭方面已经是鞭长莫及了,对教宗和意大利人民没有能力加以保护。法兰克是意大利北方的新兴国家。教宗和意大利人民都寄予殷切的希望。查理和伦巴人之间的盟约粉碎了他们的希望。好在这个政策只是暂时性的,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影响。因为到了他的儿子佩平的时代,法兰克王国和教宗之间缔结了新的盟约,一致对付伦巴人,终于使伦巴人的王国消灭了。

  铁锤查理的另外一个政策就是对以后的教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影响深远。查理为了能够有更多的土地来酬拥战士,他没收了高卢教会的土地产权,因而引起了教士们的反感。为了对付回教势力,又不得不广展军力,在军费上的庞大开支已经不是法兰克的政府所能够负担的。也只有以土地来补偿日益增加的开支。土地的占有和军事上的服役从此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使得欧洲的政治更进一步的走上了封建制度。

  公元741年,铁锤查理去世。他的儿子艾自佩平是一位精明宫廷的统治者。在和教会的关系方面,他一反乃父的作风。首先,他让教会保持土地的所有权,虽然季兵仍然享有土地。这一点使得日后的教会卷入封建制度,主教成了封建的领主。其次,他和当代著名的主教鲍尼法斯通力合作,推行教会的革新以及在东方的传教工作。艾自佩平使得教会成为一个协助推展政治势力有力的工具。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和教宗结盟,共同一致对付伦巴人。加洛林王朝的建立和教皇国的形成就是基于两者之间这样的关系。佩平之取代梅罗文家王朝《历史年鉴》上曾经有这样的记载。

  公元749年,福姆斯的主教普卡特协同派驻宫廷的神父弗拉特受命咨询教宗匝加利亚。法兰克王有名无实,这事是否合理?教宗匝加利亚回复说:有实权者也应有国王的名号,比起有名无实的更为合理,并且为了避免国家正常秩序遭到扰乱,用我宗座的特权,立佩平为王。在获得教宗的答复之后,佩平立即取代了梅罗文家国王西贝利克三世,自立为法兰克王。加洛林王朝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本《历史年鉴》还有以下的这段记载。

  公元750年,原照法兰克人的惯例,佩平被选为国王,由已故的鲍尼法斯总主教傅油祝圣。在苏阿桑城被法兰克人拥立为王,前程国王的切贝利克三世削发入了隐修院。这件事情在以后的政教关系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虽然法兰克的历史书一再的强调佩平是由法兰克人推选,拥立等等这样的字句,但是实际上佩平替代梅罗文家王朝是出于罗马教宗的一句话而定的,受到了教宗的敕封。在以后当政府冲突的时候,罗马教宗往往就会宣称费立帝王的权柄,所依据的就是公元749年佩平的篡位替代梅罗文加王朝,以及公元800年查理曼加冕为罗马皇帝这两件事。从此以后,加洛林王朝和罗马的教会缔结了不解之缘。教宗既声明佩平的篡位是合法的,而且还以宗教的礼仪予以祝圣,神圣化。

  下面要讲的当然就是佩平如何协助教宗来合法化他在意大利的政治地位了。在说明教皇国的建立之前,我们必须要简略的说明一下:罗马教宗各种权力的演变,尤其是政治权力。教会创立的初期,各个教区除了直接隶属于创立该教会的宗徒控制管理之外。彼此之间并没有从属关系,更没有所谓最高中央组织的存在。

  为了信仰和教义的统一,以及教会纲纪的维持,一个更高权威的成立也就迫不及待了。第三世纪的时候,罗马省内一个主教集会,以解决共同的问题。这种集会后来逐渐成了惯例。第四世纪末,省会主教因为主持这项集会,也就逐渐的被视为全省主教之首,称为省会主教或总主教。同时,罗马是帝国的京都。罗马城的主教自然是众望所归的领袖。再加上公元第四、第五世纪的政治背景。罗马主教也就被公认为整个教会的统治者,相当于罗马的皇帝,那就是我们所称的教皇或教宗。

  各位听众朋友,有关教皇国形成的历史背景,我们今天就暂时的谈到这儿。下个星期我们继续为您说明,欢迎您下星期继续收听《朝圣之途》节目。节目最后让我祝福您健康愉快,愿天主的慈爱与您同在。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